close

  

網路上流傳著這張動畫,配合著下列的解說: 

一張分出你是用左腦,還是用右腦的圖  

 

如果看見這個女的,是順時針轉
說明你屬於是「用右腦較多」的類型

 

如果看見這個女的,是逆時針轉
說明你屬於「使用左腦較多」的類型
 

 

 

大部分人的眼裡裡,是逆時針方向轉動。也有人看來,是順時針方向轉動的。順時針的情況,女性比男性多。個人曾以程式看過這張gif圖檔的分解圖,它原來是畫成「順時針旋轉一圈、再逆轉一圈」的。但當盡量不看人像,把目光對準在腳下的陰影時,就可任意改變人像轉動的方向,彷彿可控制圖片的轉動方向。如果再將精神高度集中,還可讓人像左右不停擺動,繞不出個完整的圈子。 

 

我在這裡同時放上兩排一樣的圖,甚至還可看出上下、左右人物,旋轉方向相反的各種意想不到之奇妙情況。這個遊戲最好玩的地方在於,你只能自己一個玩,然後對別人說自己的感受。他們一開始會絕對不相信。但是,你又沒辦法把看到的景象,用任何方式記錄下來,給別人做個證明,因為那只存在於你的腦子裡。但一旦別人也適應了,能看到這點時,就會無條件地贊同你,彷彿你們分享了個天大的秘密。下面這張圖,也可以比照這樣來玩:

1981年,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的神經生理學家羅傑·史貝利(Roger Wolcott Sperry,1913–1994)博士因發現右腦的功能,對大腦半球研究有卓越貢獻,而獲得1981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。同年的獲獎者,還有大衛·休伯爾(David Hunter Hubel)與托斯坦·維厄瑟爾(Torsten Nils Wiesel)。

此後,開始出現「左腦型」和「右腦型」這兩個名詞,人們也才開始對右腦有所認識,知道左腦與右腦的功能,有很大的差別。腦是由稱為神經元的神經細胞所組成的神經系統控制中心。它控制和協調行動、體內穩態(身體功能,例如心跳、血壓、體溫等)以及精神活動(例如認知、情感、記憶和學習),因而是是感情、思考、生命得以維持的中樞。

 

個人的智商與腦的重量間,沒有必然的聯繫,而與細胞間連接的數目和有效性有關。腦的頂葉(Parietal lobe),負責掌管腦中的數學和邏輯。左腦因是以語言處理訊息,控制知識、判斷力、思考力因此被稱為「知性腦」。右腦則控制著自律神經與字宙波動共振,由於是圖像腦,因此造型能力優越,被稱為「藝術腦」。其實,人類大腦的右腦擁有的能力,是左腦思考者很難想像的。

 

這張能忽左忽右地旋轉的女人圖形,名為 Spinning Dancer「旋轉舞者」,是日本網頁設計師茅原伸幸(Nobuyuki Kayahara)於2003年所製作的動畫,此圖藉由 bistable optical illusion「雙穩態視覺錯覺」,產生了所謂的剪影錯視 (silhouette illusion) 效果:

由於女舞者是投影在平面上的2D形象,所以在表現旋轉這種3D運動時,就缺少了一個「表示深淺」的維度。在2D的畫面上,其實人是無法判斷女舞者之旋轉方向的,因而造成「模擬兩可」的現象。 在無法知道舞者真正旋轉的方向之情況下,人只能依據剪影的變化去猜測。此時,猜左和猜右都同樣是有效(valid),能為自己所接受的,也因而,有人看到是順時針轉、有人看到是逆時針轉旋轉。

 

至於舞者旋轉的方向,看著、看著方向會改變,台大心理系教授陳建中博士指:會看到順時針或逆時針旋轉,這和大腦裡不同的神經元有關。對具「雙穩態」性質的圖,以為是正或反轉的兩種神經元,都會做出大約相同的反應。不過,人類受自身視覺系統雜訊(noise in visual system)之影響,其中一種神經元的反應,自然會大過另一種。此時,如順時針的神經元的反應比較大,那麼人就會看到圖形往順時針轉,反之亦然。

由於神經元受刺激後,需時間去適應。在適應後,神經元的反應便會遞減。這時,另一種神經元的反應相對較大時,人就會看到方向轉變。所以,無論是先看到順時針轉,還是先看到逆時針轉,都是取決於人類視覺系統之雜訊干擾所致,而且是完全隨機的。此外,在注視圖像幾秒後,人所感知的旋轉方向,將會明確轉變。

台大陳教授受訪時表示,這張「旋轉舞者」圖形,是個剪影錯視的現代花俏版本。其原始範例出自美國著名的多才科學家艾德爾伯特·亞米斯二世(Adelbert Ames,Jr.,1880-1955)所發明的Ames' Window「亞米斯的窗」,這張能讓人產生視覺幻覺的圖,是他一生的著名代表作。陳教授同時表示,目前沒有任何科學證據顯示,此種認知的錯覺現象,與個人的性別、智商或大腦的不對稱,有著任何的關連。

天子特區:http://239299.com/

 


天子特區

 

arrow
arrow

    天子特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